云南省高校化学分离富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介绍

作者:张中健 时间:2025-05-13

云南省高校化学分离富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获批,现依托于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化学系现有一个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及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16人;博导6人、硕导17人;省“青千”3人、省师德标兵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

实验室成员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高端人才配套项目6项,校企合作项目5余项,省级项目6项, 近5年,总经费约1000万元;先后出版教材8部,专著3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件。

实验室现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1.稀贵金属绿色化学分离与富集方法及应用方向:主要研究绿色提金方法和伴生矿物表面催化,有毒有害元素的迁移机制;高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开发及应用;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2.金属电沉积与溶蚀方向:制备有色金属电积用改性复合电极材料,获得最佳制备技术体系;探究电极在提高阴极产品纯度、降低槽电压和改善阴极产品质量方面的本质原因和电化学特性;阳极氧化复合电沉积机理;活性层微观组织结构变化与其内应力、结合力、析氧过电位、电催化活性、耐腐蚀性等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及规律;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3.功能化唑类设计与合成方向:通过碳-碳、碳-氮、碳-氧、碳-硅、碳-卤及碳-氢键活化等途径,选择性设计并合成多种类型药物中间体;研究唑类衍生物分子间的强、弱相互作用作为功能单体对金属的络合作用,调节并控制金属电沉积过程中的结晶过程,实现过程与产品的选择性控制。

4.复杂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分离材料的合成:基于超分子识别理论,制备适宜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分离富集的分子/离子印迹材料,阐明分离富集过程中的分子识别机理;开发基于芯片技术对食品中有害细菌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负责人:

胡显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席教授

陈阵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实验室主任

骨干成员:

字富庭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曲雯雯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玮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玉波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许志刚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冯月斌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杨保民正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成会玲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杨睿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王月平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曹梅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余强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秦贵平博士 副教授 云南省青年人才

肖铁波博士 副教授 云南省青年人才

陈树梁博士(特聘副教授)

陈云龙博士

杨朋博士 实验师

林玥博士 讲师(特聘副教授)

张炎博士 讲师(特聘副教授)

朱薇博士生 工程师

周为博士 副教授 云南省青年人才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技术支持: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